时间:2021-11-10 作者: 西藏大学科研处
一、研究院组织机构
2019年10月,西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孟芳兵研究员主持筹建西藏大学供氧研究院。建设了“低成本规模化制氧技术研究中心”“建筑与环境一体化弥散供氧/供湿设计中心”“智能控制与模拟仿真设计研究中心”“身心健康评估中心”4个研究中心及“产品研发及成果转化中心”。
二、研究院主要成员
供氧研究院整合了西藏大学高原科学与技术优势学科群(室内环境自动检测与调控、高原医学、高原脑科学、高原特色材料等方向)的人才和资源,西藏大学珠峰研究院、财经学院、经管学院科研项目管理及成果转化的专家和学者,以及中组部、教育部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和援藏兄弟院校(武汉理工大学、山东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的人才和资源。“藏大供氧院”已形成了以孟芳兵、陈远富、陈鑫、鲁万波、李维波、熊海、马海林、马德芹、孔书祥、李勇、严李强等专家为主,专业素养高、专业结构互补性强的研发团队;团队目前人员共33位,其中教授、研究员15位,副教授、高工6位,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15位。
三、研究院定位
高原弥散供氧/调湿关键技术研发与攻关、科研成果转化的科研机构;西藏自治区各级政府弥散供氧/调湿技术的产业布局/发展及推广使用的决策咨询机构(将调研撰写高原大规模制氧、弥散供氧和湿度调控等技术经济评估报告,以及高原弥散制氧、供氧、调湿的产业布局、发展及推广应用决策咨询报告);高原制氧/供氧/调湿相关产品检验及企业/国家标准制定的第三方评估机构。
四、研究院情怀、愿景
“藏大供氧院”希望与国内外制氧、供氧、调湿相关企业和行业专家真诚合作,共同推进高原弥散供氧与调湿技术及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希望大家携手起来加速实现自治区倡导的“氧进家”民心民生工程,让自治区群众能真正分享“弥散供氧、湿度调控”高新技术带来的健康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五、已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论文、专著
1. 供氧院以西藏大学为第一单位在Nanomaterials等国际SCI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篇,其中影响因子IF >5的2篇,IF >4的5篇,IF >3.5的8篇;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投递了11篇论文。藏大供氧研究院还与国内高校合作发表了20余篇SCI论文,其中供氧院作为第二单位发表在J Mater Sci Technol(IF=8.07)的论文入选ESI热点论文(前1‰),发表在国际配位化学顶级期刊Coordin Chem Rev(IF=22.32)及J Energy Chem(IF=9.68)的2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前1%)。论文目录详见附件1、2、3。
2. 孟芳兵、陈远富、王世锋等撰写专著《高原制供氧技术及应用》(西藏大学为唯一单位),已与国内理工科最权威的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8万元出版费已从孟芳兵武汉理工大学个人项目经费支付),将于2021年11月出版;供氧院健康评估中心马海林教授牵头撰写、西藏大学为第一单位的专著《高海拔与运动》,将由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于2021年9月底出版。
(二)科研项目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021年8月供氧院熊海、陈远富、王世锋申请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川藏铁路专项项目”(高海拔超长深埋隧道施工人员健康保障及作业能力提升技术),已通过国铁集团组织的答辩,基本确定获得100万元国拨经费资助。
2.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2021年8月供氧院制氧技术中心吴琪申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高通量筛选和多尺度模拟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O2/N2吸附分离性能研究)已获批准(批准号22168036,2022.01-2025.12,35万元)
3. 西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021年上半年,供氧院制氧技术中心王世锋申请获批了西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能源与环境材料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125万元),供氧院健康评估中心白彩娟申请获批了西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解析高原低氧环境下藏族人群肺动脉压的病理生理表型变异模式及其高原肺动脉高压的分子调控机制,50万元)。
4. 西藏自治区自然基金重点项目
2021年供氧院制氧技术中心李勇申请获批了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西藏高原PSA制氧用高性能低成本沸石分子筛材料研究,15万元)。
5. 校企横向合作项目
(1)2021年6月藏大供氧院与中山清匠集团公司签署了5年250万元的联合实验室合作项目;清匠集团公司已全额出资40万元将高原科技楼716装修成高原制供氧展示体验中心,包括高原制供氧政策、各种制氧技术、高效供氧及智能控制技术、制供氧应用场景等展示,以及高压氧舱、室内弥散供氧两个体验室;
(2)通过供氧院孟芳兵、陈远富等的积极协调,2020年9月海尔医疗公司室无偿捐赠1套价值9万元的60 L/Min的弥散供氧系统用于至善楼A317会议室;
(3)通过供氧院陈远富的积极协调,2021年9月浙江正大空分设备有限公司将无偿捐赠1套价值18万元的10 m3/h弥散供氧系统给理学院用于3教2楼会议室;
(4)供氧院目前正与国电投集团西藏公司洽谈100万元的校企合作项目。
(三)专利、软著、标准
1.专利
供氧院成立一年多来,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 项,全部进入实质审查阶段;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7 项,其中有12项已获得授权;申请外观设计专利1项。专利目录详见附件4。
2.软著及软件
供氧院获授权软件著作权1件(金橘弥散供氧控制终端管理平台V1.0);已开发了1个供氧远程智能控制终端软件包(基于WiFi通信的弥散供氧远程控制管理平台和控制终端APP);
3.标准制定
供氧院应邀参与了2项团体标准(T ∕ CAME 32-2021 医用气体汇流排、T ∕CAME 31-2021医用吊塔吊桥)的制定工作。
(四)科研报奖
2021年,藏大供氧院联合杭州创威公司、中铁青藏铁路集团公司、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等单位申报了2021年西藏自治区科技厅科学技术奖(奖项名称“高原富氧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西藏大学排名第二,陈远富(总排第二)、王世锋(总排第五)、李勇(总排第十)等参与报奖,目前已通过初评,等待终评结果。
六、供氧院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确保供氧院项目顺利结题及领导班子有序交接
研究院从2021年上半年就开始酝酿供氧院中援藏干部领导本子向藏大本土老师的交接工作,并有意识地培养供氧院藏大本土领导班子。目前,供氧院的院长、副院长及各中心主任等藏大本土领导班子名单已基本酝酿完成,待供氧院平台项目结题后,援藏干部人才将全面退出供氧院领导岗位,将由藏大本土老师王世锋、马海林等带领藏大供氧院走向辉煌。
(二)关于供氧院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高原制供氧技术关键技术研发及高原缺/供氧健康评估相关研究、研发工作对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一再强调,要研发适合高海拔的健康保障新技术新设备,确保高原百姓官兵的“健康保障”,具有重大意义。为此,供氧院未来可持续发展需做好如下三方面工作:
1.基础研究方面
聚焦高原制供氧关键材料和核心技术及高原缺/供氧健康评估与高原习服/脱习服等领域,凝练出关键科学问题,搞清原理、揭示机理,做出独具特色的原创性成果(顶天);
2.应用研发方面
针对西藏高海拔、高寒干燥等特殊地理气候环境,加强产学研合作,开发出适合高海拔高效率、低成本的制供氧新材料、新部件和新设备,推进供氧院科研成果的转化与落地(立地);
3.平台建设方面
通过原创性基础研究、关键技术产业应用、科研成果报奖,以及高层次人才引进等工作,供氧院可谋划在未来1-2年内成功申请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实现供氧院的可持续发展。
(三)供氧院未来重点研发工作计划
1.制氧核心材料和关键技术研究方面:
Ø争取在基础研究(包括制氧新材料理论和实验研究)及高水平SCI论文做出亮点
Ø在制氧核心材料与关键零部件研发方面做出亮点工作;
Ø加强与制供氧企业合作,推进相关专利、成果的转化工作。
2.供氧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研究方面
Ø在高原弥散供氧流体昶模型及实验方面做出亮点性工作;
Ø加强与供氧企业紧密合作,在建筑供氧一体化的理论和试验方面做出特色、创新工作。
3.供氧智能控制终端研发方面
Ø在适合高原的先进智能控制终端设计和研制方面做出亮点性工作;
Ø加强与供氧终端企业紧密合作,推进成果转化。
4.高原缺/供氧健康评估及习服/脱习服方面
Ø在高原供氧模式对生理、感知和心理健康影响,在供氧对身心健康评估方法、准则等方面做出创新性工作;
Ø针对到高原的不同人群(短期旅游/开会,中期工作半年到3年,长期工作或世居人群等),研究或探索来到高原的医学或健康习服指导建议,或离开高原脱习服的医学或健康指导性建议;
Ø争取在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有影响力的研究工作。
附件1:以西藏大学供氧院为第一单位发表SCI论文目录
(1) Wang, S.; Li, Y.; Ng, A.; Hu, Q.; Zhou, Q.; Li, X.; Liu, H. 2D Bi2Se3 van der Waals Epitaxy on Mica for Optoelectronics Applications. Nanomaterials 2020, 10 (IF=5.08)
(2) Liu, Y.; Li, Y.; Wu, Q.; Su, Z.; Wang, B.; Chen, Y.; Wang, S. Hollow CoP/FeP4 Heterostructural Nanorods Interwoven by CNT as a Highly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t for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s. Nanomaterials 2021, 11. (IF=5.08)
(3) Zhou, Q.; Wang, M.; Li, Y.; Liu, Y.; Chen, Y.; Wu, Q.; Wang, S. Fabrication of Highly Textured 2D SnSe Layers with Tunable Electronic Properties for Hydrogen Evolution. Molecules 2021, 26. (IF=4.41)
(4) Yanfang Liu, Bin Wang, Yingjiong Lu, Zhe Su, Yong Li, Qi Wu, Dongxu Yang*, Yuanfu Chen*, Shifeng Wang*. NiP2/FeP heterostructural nanoflowers interwoven by carbon nanotubes as highly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t for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J. Mater. Sci. 2021, 56, 16000–16009.(IF=4.22)
(5) ) Li, X; Zhou, QY; Wang, SF; Li, Y ; Liu, YF; Gao, Q; Wu, Q. Tuning the Coordination Environment to Effect the Electrocatalytic Behavior of a Single-Atom Catalyst toward the Nitrogen Reduction Reaction. J Phys Chem C 2021, 125 (22)11963-11974. (IF=4.13)
(6) Wang, S.; Wang, Y.; Zhou, Q.; Li, X.; Li, Y.; Liu, Y.; Sun, Y.; Wang, T.; Xu, L. C.; Wang, Y. Modelling high performance potassium-ion battery anode materials with two-dimensional vanadium carbide MXene: the role of surface O- and S-terminations. Phys Chem Chem Phys 2021, 23, 3898-3904. (IF=3.68)
(7) Li, Y.; Wang, S.; Shen, Z.; Li, X.; Zhou, Q.; Sun, Y.; Wang, T.; Liu, Y.; Gao, Q. Gradient Adsorption of Methylene Blue and Crystal Violet onto Compound Microporous Silica from Aqueous Medium. ACS Omega 2020, 5, 28382-28392. (IF=3.51)
(8) Wang, TT; Sun, YX; Wang, SF; Li, X; Yue, YH; Gao, Q. Effective Adsorption of Methyl Orange on Organo-Silica Nanoparticles Functionalized by a Multi-Hydroxyl-Containing Gemini Surfactant: A Joint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y. ACS Omega 2021, 6(28), pp.18014-18023 (IF=3.51)
(9) Yaxun Sun, Xin Li, Tingting Wang, Yaxiong Ji*, Yihang Yue, Yong Li, Shifeng Wang*. Novel multi-hydroxyl containing organo-vermiculite for effective removal of 2-Naphthol: Adsorption studies and model calculations. Sep. Sci. Technol. 2021. DOI:10.1080/01496395.2021.1972009 (IF=2.48)
(10) Wang, M.;Wu, Q. Th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Study on the Adsorption and Dissociation of NO on Pd (111) Surface.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20. (IF=1.86)
附件2:以西藏大学供氧院为单位发表/录用的中文期刊论文目录
(1) 李勇, 王世锋, 吴琪, 赵懂叶, 李鑫, 周倩玉. 变压吸附制氧分子筛材料研究发展现状. 现代化工 [J],2021, 8 ,68-71.
(2) 李勇,孟芳兵,陈远富,吴琪,旦增旺旦,王世锋. 西藏制氧技术发展及研究现状. 低温与特气[J], 2021 年第4 期, 待发表
(3)李勇,孟芳兵,吴琪,赵懂叶,王世锋. 西藏高原制供氧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思考, 低温与特气 [J], 2021 年第5 期, 待发表
(4) 严李强, 肖杨, 宋赫, 田博. 高原弥散式供氧智能控制算法研究. 已投稿
(5)卜晓鸥, 杨熙玥, 张得龙*, 马海林*. 单次高压氧干预改善高海拔移居者注意网络[J]. 生理学报 [J], 2021, 73(02): 286-294.
(6) 严李强等, 高原弥散式供氧智能控制算法研究,已投递
(7) 苏瑞, 李昊, 杨熙玥, 韩晨肖, 张得龙*, 马海林*. 高原环境中人体高压复氧的动态生理效应[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J], 审稿中.
(8) 杨熙玥,卜晓鸥, 苏瑞, 赵一博, 范祖洋, 马海林*. 高压氧干预对高海拔移居者睡眠质量、抑郁状况及心率变异性的调节效应 [J],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审稿中.
(9) 李巍, 李维波,徐聪,卢月,陈辉.基于切线逼近法的非对称规则采样SPWM方法[J].中国舰船研究 [J], 2020,15(6): 46-54.
(10) 高佳俊, 李维波, 李齐, 等. 基于变步长扰动逼近法的移动式在线光伏充电MPPT技术[J]. 中国舰船研究 [J], 2021, 16(4): 208–216.
(11) 孙万峰, 李维波, 李齐, 等. 基于DMA与中断方式的组态监控系统容错通信技术[J]. 中国舰船研究 [J], 2021, 16(4): 199–207.
附件3:以西藏大学供氧院为第二单位入选ESI热点论文(前1‰)、高被引论文(前1%)
附件4:以西藏大学供氧院为第一单位申请专利目录
序号 |
专利名称 |
申请/专利号 |
发明人 |
专利类型 |
申请日期 |
法律状态 |
1 |
一种集成了弥散供氧的话筒 |
202022072028X |
王世锋;孟芳兵;陈远富;李勇 |
实用新型 |
2020.09.11 |
授权2021.04.09 |
2 |
一种供氧集成装置台灯 |
2021220875863 |
赵懂叶;陈远富;孟芳兵;李勇 |
实用新型 |
2021.09.1 |
授权2021.04.09 |
3 |
高原铁路供氧客车 |
2020226151954 |
王世锋 |
实用新型 |
2020.11.11 |
授权2021.07.06 |
4 |
一种汽车车内弥散供氧装置 |
2020226161212 |
王世锋 |
实用新型 |
2020.11.11 |
授权2021.07.27 |
5 |
一种弥散式供氧挂机 |
2020226161227 |
王世锋,等 |
实用新型 |
2020.11.11 |
授权2021.07.27 |
6 |
一种环境供氧智能加湿控制器 |
2020230457892 |
王世锋;孟芳兵;陈远富 |
实用新型 |
2020.12.14 |
授权2021.07.27 |
7 |
一种空气净化与制氧两用机 |
2020230457888 |
王世锋 |
实用新型 |
2020.12.14 |
授权2021.07.27 |
8 |
一种扩展式高原多人供氧综合保障车 |
2020230463018 |
王世锋 |
实用新型 |
2020.12.14 |
授权2021.07.27 |
9 |
一种拓展式高原大型供氧医疗救护车 |
2020230463022 |
王世锋 |
实用新型 |
2020.12.14 |
授权2021.08.3 |
10 |
一种智能变频多用弥散式供氧机 |
2020230463037 |
王世锋 |
实用新型 |
2020.12.14 |
授权2021.08.3 |
11 |
用于高原车载增氧机的富氧膜装置 |
2020230457873 |
王世锋 |
实用新型 |
2020.12.14 |
授权2021.08.3 |
12 |
一种高原供氧监测控制装置 |
202021821589.9 |
严李强;肖杨等 |
实用新型 |
2020.08.19 |
授权2021.03.16 |
13 |
一种含铁螯合剂内嵌的MOF材料、合成方法及应用 |
2020112046660 |
王世锋;张立波;李勇 |
发明专利 |
2020.11.02 |
实质审查阶段 |
14 |
一种光电催化分解水制氢氧的检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202110165485X |
王世锋;孟芳兵;陈远富;李勇 |
发明专利 |
2021.02.06 |
实质审查阶段 |
15 |
一种膜分离制氧方法 |
2021102167305 |
王世锋;孟芳兵;陈远富;李勇 |
发明专利 |
2021.02.26 |
实质审查阶段 |
16 |
一种分子筛材料吸附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 |
202110712956.4 |
李勇;陈远富等 |
发明专利 |
2021.06.25 |
实质审查阶段 |
17 |
一种高原弥散式供氧控制方法 |
202011231171.7 |
严李强;肖杨;宋赫;田博 ; |
发明专利 |
2020.11.06 |
实质审查阶段 |
18 |
一种矢量通风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202110304922.1 |
严李强;宋赫;肖杨等 |
发明专利 |
2021.03.18 |
实质审查阶段 |
19 |
一种富氧式头盔 |
202120920925.3 |
王世锋 |
实用新型 |
2021.04.28 |
申请受理 |
20 |
一种有机废水高效电催化氧化处理装置 |
2021211642267 |
吴琪,等 |
实用新型 |
2021.05.27 |
申请受理 |
21 |
一种臭氧分解实验装置 |
2021211628950 |
吴琪,等 |
实用新型 |
|
申请受理 |
22 |
一种可调节的氧气探测器绑扎机构 |
202120562160.6 |
李莉斯,等 |
实用新型 |
2021.03.15 |
申请受理 |
23 |
一种弥散供氧睡帐 |
2020230463041 |
王世锋 |
实用新型 |
2020.12.14 |
申请受理 |
24 |
分子筛吸附性能检测装置 |
2021303981749 |
李勇,等 |
外观 |
2021.06.25 |
申请受理 |